原標題:生產需求企穩回升,增長動力持續增強,市場預期明顯好轉
首季“成績單”彰顯經濟運行良好開局
“初步核算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4.5%,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.2%。”今天,今年首份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。
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:“今年以來,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,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,生產需求企穩回升,就業物價總體平穩,經營主體預期明顯好轉,經濟運行開局良好。”
經濟運行企穩回升
3月份,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.9%,連續3個月位于景氣區間;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8.2%,比上個月上升1.9個百分點,為近年來較高水平。小微企業經營改善,一季度規上小微型企業增加值增長3.1%,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,小微企業景氣指數也比去年四季度回升……各項經濟指標表明,一季度市場活力逐步增強,經營主體預期好轉,經濟運行企穩回升。
服務業恢復向好,是一季度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。一季度,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.4%,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.1個百分點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.5%,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。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,穩增長政策效果加快顯現,接觸型、聚集型服務業快速反彈,居民外出就餐、購物、旅游、住宿明顯增多,交通運輸業較快恢復,有力支撐了經濟增長,也帶動了就業擴大。
一季度,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,裝備制造業的支撐作用也十分明顯。原材料制造業實現較快增長,小微企業生產迎來改善,工業綠色化轉型態勢持續……今年以來,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,市場需求回暖,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恢復,工業生產展現出積極變化。
經濟增長動力增強
一季度經濟運行企穩回升,經濟增長動力持續增強。從需求來看,一季度國內需求逐步擴大,高水平開放扎實推進;消費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;進出口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持續增長。
今年以來,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,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,市場銷售明顯回升,尤其是服務性消費改善比較明顯,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。以餐飲消費為例,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3.9%。與此同時,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提高,帶動平均消費傾向上升。一季度,全國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62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2個百分點。
投資方面,今年以來,我國堅持擴大內需,積極發揮投資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,投資穩定增長為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。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.1%,有力增強了發展后勁。
付凌暉表示,外貿方面,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,但是,我國大力推進外貿促穩提質,外貿韌性強、活力足的特點明顯。一季度,我國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.8%;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進出口增長7.3%,其中出口增長20.2%。我國外貿產業體系比較完整、新動能作用逐步顯現,在各項穩外貿政策作用下,全年有望實現促穩提質的目標。
經濟發展前景向好
一季度經濟整體呈現恢復向好的態勢,為實現全年的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較好基礎。而下階段的經濟運行情況,更是公眾關注的重點。付凌暉認為,下階段,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將逐步增強,宏觀政策顯效發力,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。
“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顯加快,三四季度隨著基數的升高,增速會比二季度有所回落。如果不考慮基數影響,總的來看,全年經濟增長有望呈現逐步回升態勢。”付凌暉說。
下一階段,經濟發展保持向好,有多方面的支撐條件。一方面,消費拉動作用將逐步增強。隨著就業形勢改善、促消費政策發力和消費場景增多等,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望提升。同時,新能源汽車、綠色智能家電的大宗消費,農村市場提質擴容等都有利于以消費增長帶動經濟增長。
另一方面,投資穩定增長有望持續。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新興行業創新發展持續,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,有利于投資增長。加之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,房地產銷售出現積極變化,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有望逐步企穩。
此外,產業轉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也將增強。一季度,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。產業的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。(記者 時斕娜)
編輯:郭成